博客详情

当前位置: 首页> 博客详情

新闻中心

机器人产业成长空间巨大
专栏:行业新闻
发布日期:2019-03-22
阅读量:3873
作者:富菱斯
收藏:
我国制造业对自动化加工装备的需求空间巨大,我国机器人使用密度处于极低水平,机器人使用密度的提升将带动机器人需求量的提升。广州数控有自身的数控系统和伺服电机优势。

机械手系列设备

我国制造业对自动化加工装备的需求空间巨大,我国机器人使用密度处于极低水平,机器人使用密度的提升将带动机器人需求量的提升。通过对比美德日韩,我们测算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160万台,相比较于目前不到10万台的装配量,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。
   
  相比发达国家,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(即每万个工人对应的工业机器人安装数量)还非常低,只有21,不仅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,还低于全球55的平均水平,未来有大幅提升空间。2011年末,我国制造业有4088万职工人数,假设我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与全球55的平均水平相当,则需要工业机器人22.5万台,目前我国已有7.4万机器人存量,那么将新增工业机器人15.1万台。
   
  目前在国内,沈阳新松机器人、安徽埃夫特、广州数控是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的第一梯队,其中沈阳新松有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的背景,研发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;安徽埃夫特背靠奇瑞汽车,有客户资源优势;广州数控有自身的数控系统和伺服电机优势。但总体来说,本土机器人企业竞争力还较弱,国内80%市场被ABB、发那科、安川、库卡这样的跨国品牌占据。
   
  国外机器人公司无论是本体还是系统集成,规模都可以做到100亿元左右,也就是说,本体和系统集成规模合计可做到200亿元。而我国龙头企业新松机器人2012年的规模也才只有10亿元,未来成长性数十倍。

上一页:我国机床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
下一页:技术密集型五金冲压模具发展迅速